
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。蘭考縣流經母親河黃河九曲十八彎最后一道彎,很久以前史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活和活動。相傳黃帝蚩尤曾途經縣境,黃帝的兒子青陽氏(郭沫若認為是少昊氏一酋長)死后埋葬在青陵崗,即今本縣紅廟...
進入詳情蘭考為“中原文化”之地、文薈之鄉、文化積淀深厚。歷史上曾涌現出許多文人志士和在此為官做事的外地賢達名人,他們不但留下了蜚聲遐邇的政績,還寫下了許多名篇佳作。同時,歷代還留下許多名勝古跡和傳說典故,雖然大都不復存在但至今仍為
進入詳情蘭考縣地處中原,緊靠黃河,歷史上戰爭頻察,屢遭河患,人民多有遷徙移居,人口成分復 ,且然經過多年融合,方言口音情況仍比較復雜。蘭考縣主要分為西南、西北、東北三個語言片區,發音區別較大,但總體上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特點:平翹不分
進入詳情?堌陽的傳說在蘭考縣城的東北處,有一頗為有名的集鎮—一堌陽。很久以前,人們又稱它為古羊鎮,為什么有“古羊”之稱呢?這里面還有一個離奇的傳說哩。傳說在考城東南角,約有2華里之余的地方,有一官宦人家的古墳,古墳周圍古柏森森,墳前石羊
進入詳情
焦裕祿,漢族,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北固山村人,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個貧農家庭。因家貧只讀四年小學,11歲隨鄉親推車運煤掙錢糊口,16歲便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。貧困的生活,艱苦的勞動,使他從小就養成吃苦耐勞、堅強倔強的性格。1938年
進入詳細焦裕祿精神鞠躬盡瘁領頭人,瀝膽披肝主義真。一片冰心交百姓,滿腔熱血鑄陽春。滄桑拐點查風口,禍海深淵斗赤貧。石破天驚君去也,豐碑閃閃是精神
進入詳細焦裕祿說過的話1、病,是個欺軟怕硬的東西,你壓住它,它就不欺負你了。2、孩子們生活在新社會,長在紅旗下,沒有受過舊社會的罪,不懂得什么叫甜和苦;不懂得種莊稼的艱辛,不知道愛惜糧食。這樣下去,將來就有可能被剝削階級思想侵蝕俘
進入詳細焦祿逝世紀念日一5月14日(簡稱“5·14”)成為蘭考縣的一個特殊節日,每年“5·14”蘭考縣都會舉行盛大紀念活動,共同追憶焦裕祿的模范事跡,深切懷焦様的高的品德,弘揚焦裕祿的偉大精神?!?964年5月14日,毛主席的
進入詳細